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思图动态 > 馆内新闻
活动回顾 | “荒石园”里的昆虫探秘之旅
    2025-07-04   【字体:

《昆虫记》回顾“荒石园”里的昆虫探秘之旅

思韵

读书会

在暖光流淌的阅读室里,杜文斌老师带着思韵读书会的成员展开「荒石园昆虫探秘计划」。从法布尔的科学笔记到昆虫行为解码,每个环节都像严谨的科学项目,却藏着让少年们眼睛发亮的自然密码。

 

初识巨匠,叩启昆虫世界之门“他是第一个在自然环境里研究昆虫的人”

活动伊始,杜老师以【科学家生平快闪】开场,法布尔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作为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迎着“偏见”,伴着“贫穷”,不怕“牺牲”“冒犯”和“忘却”,只为追求那个“真”字。他的科学精神深深打动在场的每个孩子,

在静读时间里,孩子们捧着《昆虫记》原著选段,沉浸在昆虫的故事中,随后纷纷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开启了对昆虫世界的初步探索。

爱阅读 会思考

挑战昆虫,趣味抢答点燃热情昆虫图谱助力知识体系构建

昆虫图谱大作战

在昆虫大挑战环节中

杜老师在屏幕上一一展示昆虫图片

孩子们根据《昆虫记》的线索或者书中的插图

需要快速说出昆虫的名称

并简要描述该昆虫的特点

圣甲虫

当圣甲虫的图片展示出来时

马上有孩子说出名字

并描述它在书中被称为“清洁工”

能够将动物的粪便滚成球并埋入地下

为土壤施肥

螳螂

展示螳螂图片时

孩子们迅速反应出是“螳螂”

并提到它在书中被描绘成优雅的“捕食者”

有着高超的狩猎技巧和独特的求偶行为

这个环节不仅考验了孩子们对昆虫外形的观察力,还加深了他们对《昆虫记》内容的理解,让孩子们在紧张刺激的抢答中,对昆虫有了更深刻的印象,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高涨。

走进荒园,探寻法布尔的理想被法布尔称为“植物与昆虫共生系统”的荒地,到底藏着什么?01

荒石园是法布尔研究昆虫的主要地点

也是《昆虫记》中许多昆虫故事的发生地

法布尔将荒石园视为他心目中

理想的研究场所

这里虽然贫瘠,

但却是一个昆虫的乐园。

静阅读《荒石园》片段02

通过朗读《荒石园》的片段,让孩子们感受法布尔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昆虫研究的执着。他描述荒石园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有着篱笆的保护,免受外界的打扰,是蓟草和膜翅目昆虫的天堂。在这里,法布尔可以近距离观察昆虫,开展他的研究工作。

绘制思维导图03

孩子们通过朗读和讨论,感受到了荒石园的宁静与美丽,也理解了法布尔为什么如此珍视这个地方。随后,我们引导孩子们用“小标题”加“简要文字”的方式梳理《荒石园》的主要内容,清晰地呈现了荒石园的植物天地、昆虫世界以及其中的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中绘制了《昆虫日报》荒石园特辑,将荒石园的奇妙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上台交流时,每个小组都自信满满地介绍着自己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昆虫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

探秘王国,自主探究融合合作昆虫小侦探

昆虫王国探秘环节

孩子们化身为“昆虫小侦探”

并认真填写“昆虫探秘卡片”

从昆虫的外形、生活习性

神奇本领到趣味发现

都进行了细致的记录

成果展示

在展示自学成果时

大家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发现

有的孩子惊叹于萤火虫的发光秘密

有的孩子对蟋蟀的歌声着迷

还有的孩子对蝗虫的发声器充满好奇

小组合作任务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小组成员们整合各自的阅读成果

利用拼贴、剪贴等方式

将昆虫的奥秘以图式的形式呈现出来

一幅幅精美的昆虫图鉴呈现在大家面前

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对

昆虫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解锁阅读,策略分享提升能力

科普书阅读策略

活动的尾声

杜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了

如何阅读科普文章

通过介绍基础策略中的

预测策略、提问策略、联结策略

以及进阶策略中的跳读与精读

流程图与图表等方法

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更高效地阅读科普文章

如何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这些阅读策略不仅适用于《昆虫记》

也将对孩子们今后的阅读学习

产生深远的影响

结语

这次《昆虫记》思韵读书会活动

不仅让读书会的成员深入了解了

昆虫的奇妙世界

更让大家感受到了法布尔

对昆虫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

通过趣味互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等多种形式

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了知识

提升了阅读能力

也培养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探索精神

相信这次活动会在孩子们的心中

种下一颗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种子

未来一定会生根发芽

开出绚丽的花朵

END

编辑:吴莉莉

校对:孙婉瑜

审核:吴 莹

 

 
 
 
友情链接 :福建省图书馆 | 厦门市图书馆 | 厦门市少儿图书馆 | 思明区政府 | 厦门市思明区文化馆 | 海沧区图书馆 | 集美区图书馆 | 湖里区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