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千年文明
甜蜜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味觉密码
而糖画则是藏在麦芽糖里的千年时光
上周六
思明区图书馆举办
《妙笔画糖》亲子阅读活动
开启非遗之旅
当老师问 "谁吃过糖画呀",
教室里瞬间响起此起彼伏的童声:
"我吃过龙形的!"
" 我见过师傅转转盘!"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形象了解糖画
老师现场播放了糖画制作的视频
铜勺在石板上 "跳舞" 的画面
让孩子们屏住呼吸:
琥珀色的糖浆从勺尖流出
三绕两转就凝成了
活灵活现的龙、孔雀等图案
亲子共绘:
不拿画笔的 "糖画挑战"
“糖画最难的是 ‘心中有画,手下有准 ’ 。”老师话音刚落,一场特别的互动就开始了, 家长和孩子需抓住弹性毛根两端,不用手碰笔尖,合力将画纸上的点点连成图案。
现场顿时热闹起来:有的家庭像 "拉大锯" 般小心翼翼移动毛根,有的孩子急得直跳脚:"爸爸往左!再往左一点点!" 当歪歪扭扭的线条终于连成小兔子形状时,亲子情感也在欢声笑中不断升温。
绘本里的家国课:
一块糖画里的大格局
《妙笔画糖》的故事把孩子们带进春节的皇宫:小太子沉迷糖画龙,却被妙笔先生一封书信点醒:"真正的画笔,要画天下事、百姓情。" 小台子领悟先生的用意,自此饱读诗书、体察民情,成为一位明君。
这个融合了年俗、美食与成长的故事,让孩子们突然明白:原来一块糖画不只是零食 —— 它是春节里灶台前的烟火气,是匠人手中的传承心,更是 "小家团圆、大国安康" 的中国智慧。
创意手作:
当传统糖画遇上现代潮流
最后的手作环节,孩子们围着 "生肖转盘" 雀跃不已:转到龙的小姑娘立刻用金葱胶笔勾勒鳞片;喜欢兔子的男孩则给糖画兔加上了 "披风"。有位妈妈惊喜地发现,女儿在蓝印花纹背景里藏了句歪歪扭扭的 "国泰安宁"。
结语
当孩子们举着自己的 "糖画" 作品合影时,
镜头里闪烁的不只是金葱胶的光泽,
更是文化传承的微光。
正如《妙笔画糖》里说的:
真正的甜蜜
不在舌尖
而在懂得守护美好的心
愿这一勺穿越千年的糖画艺术
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 未来无论走到哪里
都记得回头看看
那石板上流淌的
是属于中国的甜
·END·
编辑 | 吴莉莉
校对 | 孙婉瑜
审核 | 吴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