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读者园地 > 新书推荐
思明区图书馆2025年9月新书推荐
    2025-09-01   【字体:

 

书名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索书号

彭懿,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 阅读推广人、摄影家,现任职于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主要学术著作有:《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世界幻想儿童文学导读》《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宫泽贤治童话论》《走进魔法森林——格林童话研究》等。

《很远很远的地方有片树》选录了作者前往新疆等地的旅行故事。在作者的心中不曾有片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树,于是他走上很远很远的路,开始寻找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森林。该书包括《和树一起不思不想地看日落》《树关于幸福的一段对话》等文章。

彭懿的旅行文字恰如他所到过的每一片蛮荒、奇诡的土地,有一种恍若非人间的苍凉、豪壮与神秘之美。这份关与彭懿特有的幽默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字的气息。每一个被这气息拂过面颊的人,都很难再忘掉它。 “文如其人”这个词可以很恰当地用在彭懿身上。你只要看到他,就会想到那些恣肆着“混沌洪荒”之气的旅行文字,只能出自这样一位身体和精神血脉里都贲张着“原始的野性”的旅人。 

五楼总馆少儿48

I287.6/326

陆梅,《文学报》主编、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以写作青少年文学和散文为主。著有《无尽夏》《像蝴蝶一样自由》《天堂来信》《梦想家老圣恩》《你好,童年》《再见,婆婆纳》《时间纷至沓来》等小说散文集二十余部。曾获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中国桂冠童书、首 届东吴文学奖等奖项。作品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1977—2000)》(儿童文学卷)等选本,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中国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等。长篇小说《格子的时光书》荣膺2014年德国“白乌鸦奖”。长篇小说《当着落叶纷飞》被改编为电影。 

这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哲理美文,全书分为四辑。辑一作者分享了自己读过的儿童图书及阅读体会,分享了书中温暖感人的故事,以及“爱”“陪伴”“智慧”“宽容”等成长主题,鼓励孩子从书中寻找成长之光;辑二讲述了志愿者、社会热心人士关爱和帮助“特殊儿童”的温暖故事,山区的孩子、孤儿院里的孩子、智障孩子因了这些可爱的人的关注和参与开始变得不一样;辑三作者开始回望自己的童年和自己的家乡,抒发了对亲人、对故乡、对远去的童年的怀念,鼓励当下儿童好好享受不再来的童年;辑四讲述了关爱流浪猫的“猫天使”、守护着镇福庵的静守师父、坚定选择善良与勇敢的七喜等一个个平凡的人的故事,他们用朴实的行动践行着心中的道,也照亮和温暖了身边的人。书中,作者以一种正直、严肃、悲悯的人文立场,讲述了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人物和故事,并试图从中挖掘生命的光和亮,从而将人引向明亮那方。

☆  这是一本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哲理散文集。作者以其特有的女性观察视角、母性关怀,用细腻温情的笔触记叙了一路走来所遇见的儿童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故事,抒发了对青少年儿童的深切关怀与厚爱。

☆  作品以“光与爱”为主题,讲述了一个个温暖动人的故事,细数了那些如阳光般照亮和温暖着我们童年的温暖书籍、故乡亲情与童年伙伴,由此传达了少年儿童应向着光的方向成长,去拥抱生命中的爱与温暖的美好心愿。

☆  这是一节献给孩子的宝贵生命课程。书中不乏对生命成长历程中所要面临的离别与苦难、选择与持守、勇敢与坚强等问题的深入感悟与思考,由此引导孩子学会感恩与共情、懂得珍惜与回报、看见生活中的光与亮。

☆  文中涉及大量的阅读分享与感悟,每一辑后面都附有相关的延伸阅读素材,帮助丰富孩子的知识,打开孩子的视野,提升孩子的阅读素养和能力。 

☆  散文语言清丽、干净、隽永,字里行间充满温情与浪漫、真诚与朴实,体现出汉语母语之美,不仅能给孩子良好的文学熏陶,提升其文学素养,还可做少年儿童阅读与写作“范文”。

☆ 美绘插图,带给孩子多重的审美体验。

 

五楼少儿48

I287.6/472

李姗姗,有名儿童文学作家。“重庆文学院第七届巴蜀青年文学奖”获奖者。 代表作品《太阳小时候是个男孩》 《面包男孩》。 作品荣获中宣部2016年很好儿童文学出版工程一等奖,2016年度中国好书”。

男孩“小豆瓣”发出宣言:“我要做男子汉!”可是,成为“男子汉”,好像不是那么容易的。小豆瓣的生活中遇到很多个首次”,他对它们既害怕,又好奇。当他在鼓励中不断地开始尝试时,那些“不想”和“不要”渐渐变成了“我要”和“我会”。经历一个、两个、三个……一万个首次,他终于获得了爸爸妈妈颁发的——《男子汉证书》。

1.致敬安徒生,巧借小枞树的文学意象,引领小读者珍惜当下,享受童年。2.号召父母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成长,不要错过他们长大中经历的一个又一个“第一次”。3.作家爸妈真情记录孩子的成长纪实,处处传递着父爱与母爱的温度。 

五楼总馆少儿31

I287.45/ 3232

王天宁

中国当代“90后”儿童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从13岁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寂静的告别》《直到宇宙尽头》《三千星》等,系列小说“父爱一片天”“小怪物合唱团”“天宁哥哥成长小宇宙”等,中短篇小说集《十五岁下落不明》《永不坠落》等四十余部。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桂冠童书奖、上海好童书奖、首届YA原创儿童文学奖等奖项。作品被翻译成阿拉伯文、波斯文,在海外出版。

 

家人和乡亲们的支持,让林芒芒拥有战斗下去的勇气。然而她的歌声并没有很快打败超级蜜蜂,更糟糕的是,她自己也掉入了黑暗的高草森林,被一株食人草吞入腹中……

为了战胜刘客,乡亲们会制造出怎样的秘密武器?这个武器能否带领他们顺利到达刘客藏身的蜜蜂研究所?这一次,他们能打败刘客吗?……

 

若不披荆斩棘,怎能创造奇迹?

悬念四伏的故事架构  叹为观止的奇特想象   

客观理性的科学思考  超越自我的成长启迪

90后儿童文学代表作家王天宁备受期待的实力新作

一部很不一样的幻想小说

 

五楼总馆少儿36

I287.45/ 2748

张晓风,现居台湾,中国当代著名散文家,被余光中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张晓风创作过散文、新诗、小说、戏剧、杂文等多种不同的体裁,以散文著名。“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是她奉献给中国现代散文史的
zuida功绩。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星星都已经到齐了》等,《行道树》《敬畏生命》等多篇文章入选大陆及台湾语文教材。

张晓风说,生命是如此充满了愉悦。她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没有喧嚣的光和热,总是被那种种原始而纯朴的意象感动。
她用纤细的心灵感应自然和人生,用大胆奇特但又自然贴切的想象,在清风明月、山松野草之间驰骋想象,谈爱情、说亲情、讲友情,追怀往事、思忆故人,书写人生深沉的思考,多从日常生活中娓娓道来。

愿华语散文“
*温柔的一支笔”带领我们在喧嚣庸常的世界里,以从容之心,发现美好,收获内心温暖与平静的力量。

张晓风说,生命是如此充满了愉悦。她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没有喧嚣的光和热,总是被那种种原始而纯朴的意象感动。
她用敏感纤细的心灵感应自然和人生,用大胆奇特但又自然贴切的想象,在清风明月、山松野草之间驰骋想象,谈爱情、说亲情、讲友情,追怀往事、思忆故人,书写人生深沉的思考,多从日常生活中娓娓道来。

愿华语散文“温柔的一支笔”带领我们在喧嚣庸常的世界里,以从容之心,发现美好,收获内心温暖与平静的力量。

六楼文学书库

I267/ 5629

庆红,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理事。有散文、诗歌作品散见于《新民周刊》《新安晚报》《人民铁道》《铁路文艺》《西部散文选刊》《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已出版著作两部。

本书是女作家庆红创作的一本散文随笔集。作者在本书中描绘了故乡的山川风物,记录了自己的生活感悟、人生体会,这些点滴的人生记录通过细腻的文字展示在读者面前。作品思想深刻,文风优美,既是对自我人生的阶段总结,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思索与体会,给人以温暖和启迪。

自序 像一阵风吹过 第一辑 城事 让往事随风 高铁站奇遇记 知足常乐 化蝶 发米 该去看看她 偏偏念着你的暖 怪音来自何处 被狗咬后 看车棚的表婶 第二辑 精灵 麻雀 铁路小院的阿猫阿 黑妞 父亲的花喜鹊 捉虫宜夏 第三辑 私语 “笨妞”种菜 我的茉莉攀爬向上 爱读书的女人不怕老 今夜蛙鸣如雨 我的情深阳光懂 父亲迷路了 记忆深处有薯香 做一朵有香味的花 忽有斯人可想 与强迫有关 第四辑 情缘 站场五题 春运 …… 第五辑 暖爱 第六辑 行走 第七辑 感怀 第八辑 心灵

六楼文学书库

I267/ 5465

 

 

 

 

嵇元,曾用名丁嵇元,苏州市姑苏区人,1954年生。新华日报主任记者、原苏州市记者站站长(已退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现担任苏州市 档案馆征集顾问、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理事、苏州市葑溪文化研究会专家成员、苏州市姑苏区苏面传习所特聘研究员。出版有文化散文集《走读苏州》《品读苏州》(获2018年江苏省散文学会学会奖)和中医药文化散文集《本草——生长在时光的柔波里》(2017年入选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成人原创),另发表过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电视剧本、文史随笔等数十篇。

江南风物清嘉,蔬菜应时而出。正是善烹菜蔬,让江南人的生活清雅如诗、独有魅力。以蔬菜和素食材为线索,娓娓介绍以姑苏为中心的江南风情。字里行间别有韵味,闲读几页,就仿佛置身江南,人在青山绿水间、粉墙黛瓦中,听评弹、饮香茶……

《舌尖上的中国》执行总导演任长箴作序推荐

 江南风物清嘉,蔬菜应时而出。正是善烹菜蔬,让江南人的生活清雅如诗、独有魅力。以蔬菜和素食材为线索,娓娓介绍以姑苏为中心的江南风情。字里行间别有韵味,闲读几页,就仿佛置身江南,人在青山绿水间、粉墙黛瓦中,听评弹、饮香茶……

 

六楼文学书库

I267/ 5483

作为费伯-费伯出版社创始人之孙,托比·费伯从小读着费伯出版社的新书长大,对出版社的传奇如数家珍。他曾担任费伯出版社的常务董事四年,至今仍是姊妹公司费伯出版社音乐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兼董事长。已出版两部颇受好评的非虚构作品《天才制琴师:斯特拉迪瓦里》和《珠宝传奇:法贝热彩蛋》。

本书以费伯-费伯出版社自1929年到1990年共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全面呈现出版人和作家之间不为人知的合作细节,他们共同决定了20世纪现代文学的发展方向。杰弗里·费伯在34岁那年尚无“正经工作”,T.S.艾略特一封自荐信打开了费伯出版社的大门,两人此后并肩作战开创了一个黄金时代。塞缪尔·贝克特、石黑一雄和奥尔罕·帕慕克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杰作在诞生过程中发生的诸多趣事,出版业的厮杀博弈、文学圈的趣闻逸事,都在这里。这本书里的费伯出版社是一位经历了各种磨难,最终抵达梦想之地的探险家。所有正在探险路上的人,在那些重要的选择关头,不妨看看它当年是如何抉择的,这本书是前辈探险家留给后来者的“探险日志”。

1、“诺奖搬运工”费伯出版社的出版秘籍,“天才编辑部”的传奇故事让人拿得起放不下。 被资深审稿人称为“无聊”的《蝇王》如何重见天日? 艾略特竟然曾是出色的银行职员,还是极具商业能力的出版社董事…… 衍生于艾略特著作的传奇音乐剧《猫》,在危难之际数次拯救了费伯出版社。 2、未公开档案中的英伦文学趣闻与八卦,拓宽了20世纪文学史的边界,细腻地呈现了天才编辑和天才作家的信任和长情。 简·莫里斯出版珠峰之行的书,与费伯出版社合作长达60年。 米兰·昆德拉曾把自己写的一箱子书送给费伯出版社的编辑部,任他们随意挑选版权。 诺奖作家石黑一雄、《普通人》的作者萨利·鲁尼是如何被费伯出版社发掘的? 3、出版界的《原则》,商业之路跌宕起伏:权力之争、财务危机、出版纷争,那些困境和我们当下面对的如出一辙,可他们挺过来了。 除了内部分歧,经历二战,纸价上涨、财务赤字、现金流危机、三天工作制、通货膨胀、员工跳槽潮、收购危机……创始人费伯和T.S 艾略特,以赤诚之心开创了费伯出版社和20世纪现代文学的黄金时代! 4 600多封书信,70多幅插图,以及审稿单、日记、财报等,记录了编辑和作家之间的恩怨与长情。

七楼社科

G239.561.9/1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获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博士学位。曾任牛津大学访问学者、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至今走访过一百多个国家。主要著作有《改造中国:经济改革及其政治影响》(英文)、《重塑两岸关系的思考》(英文)以及“中国三部曲”系列(《中国震撼》《中国触动》《中国超越》)。其中,《中国震撼》销量逾百万,2012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列入“第四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推荐书目”,2013年被评为“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并被译成英、日、韩、阿拉伯等多种文字出版。

《中国人,你要自信》是张维为教授构建“中国话语”、呼吁“中国自信”的演讲辑录,收录他在国内外重要场合的演讲。背后一致的关怀在于,张维为教授看到,中国发生了真正的“崛起”故事。但在国际、国内话语中,存在对中国崛起的不了解、误读、与事实不符的贬低。作者基于自己走访百国的实地观察、比较、思考,希望通过自己的发声,提供一种“中国故事”的新讲述,使大众更多维地认识到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更多地看到中国崛起的事实、背后的原因、未来的前景。从而平视、正视国际大背景下的中国发展,作为国人对中国、对中国模式抱以更大自信,更自知、自信、自省、坚定地实践中国道路,推进进一步的中国崛起。

1.“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有解”,《中国震撼》作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在国内外重要场合发声谈中国崛起,直面媒体尖锐问题,“再尖锐的问题也不回避”。2.张维为教授考察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其全球视野看到中国发生了真正的“崛起”故事,但中国话语的建设远远落后于中国崛起的事实,呼吁建构“中国话语”,树立国民自信。 

七楼社科

D60/18(2)

王义桅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 出版专著《再造中国——领导型国家的文明担当》《一带一路——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等15部;译著《大国政治的悲剧》等3部;主编“中国北约研究丛书”(10卷本)、《全球视野下的中欧关系》。在《中国社会科学》《美国政治和社会科学学院年刊》等15个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求是》《人民日报》《欧洲的世界》等国内外媒体发表时评1000余篇。

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面对全球增长动能不足、经济发展失衡等问题,中国提供了融入全球化、适应全球化的方案,“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以及“一带一路”倡议。

本书从中国国际角色的新定位及西方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了大国为何担当;随后从大国使命、“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分析了大国如何担当;最后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共担责任、共享成果等方面,展现了大国担当的光明未来。

在人类社会处于一个新起点上,世界是走向开放、包容,还是封闭、特别?这是21世纪之问。本书展示了中国担当,呈现了中国智慧。

 

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面对全球增长动能不足、经济发展失衡等问题,中国提供了融入全球化、适应全球化的方案,“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以及“一带一路”倡议。 本书从中国国际角色的新定位及西方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了大国为何担当;随后从大国使命、“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分析了大国如何担当;*后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共担责任、共享成果等方面,展现了大国担当的光明未来。 在人类社会处于一个新起点上,世界是走向开放、包容,还是封闭、*?这是21世纪之问。本书展示了中国担当,呈现了中国智慧。 

七楼社科

D60/22

 

 
 
 
友情链接 :福建省图书馆 | 厦门市图书馆 | 厦门市少儿图书馆 | 思明区政府 | 厦门市思明区文化馆 | 海沧区图书馆 | 集美区图书馆 | 湖里区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