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
索书号 |
|
"矶崎新 一九三一年生于日本大分市。十四岁时,广岛原子弹爆炸,目睹眼前一片虚空,开始思考如何重建家园和城市。他认为,建筑的生命很短暂,应当让使用者(包括路过的行人与附近的居民)感到愉悦。 一九五四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跟随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丹下健三学习。 |
本书是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在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写下的建筑论与城市论,被寺山修司等众多评论家看做“正片的预告”,是矶崎新后来大部分著作与建筑设计哲学的思想源头。书中,矶崎新化身“城市破坏者”,以反艺术、反建筑的手法,站在建筑之外,思考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同时生动描写了他与艺术家们的交往经历,讲述他们合作参加大阪世博会的盛况,以及对时代的反省。六十年代的矶崎新是一个先驱者,他认识到,未来的建筑一定是全球性与本地化的统一,所有建筑师乃至所有现代人,都要面对这两种力量的挑战。 |
"◎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享誉世界的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代表作 ◎反建筑、反城市、反艺术,1960——1970 矶崎新十年建筑设计思考全记录 ◎寺山修司震撼推荐:“可惜这只是一本纸质书,而不是510页的建筑!矶崎新将城市定义为“剧”而不是“剧场”,彰显了他足以抛弃传统建筑师的果决。”" |
七楼社科书库TU2/28 |
|
米卡尔·吉尔摩(Mikal Gilmore) 美国作家、音乐记者、乐评人。1951年出生于俄勒冈州波特兰,是因犯罪而被判处死刑的加里·吉尔摩的弟弟。曾担任《滚石》《洛杉矶周报》《洛杉矶先驱观察家报》等杂志的乐评人和编辑。现生活于洛杉矶。
|
“要学会强硬,学会承受,学会麻木。不要怕疼,不要发火,什么都别表现出来。”在那个本该全家团聚的夜晚,刚假释出来的哥哥加里对我说。 我以为他是在教我怎么在监狱里存活下来。现在我才意识到,他是在告诉我如何在我们家存活下来。
1976年,美国犹他州发生了一起轰动全美的案件:加里·吉尔摩在假释期间无故殺死两人,遭逮捕后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使用上诉权,坚持要求对自己执行死刑,引发了巨大的舆论震动。1977年1月,加里·吉尔摩被处决,成为犹他州恢复死刑以来被处死的首例。作家诺曼·梅勒以此事件为蓝本创作了《刽子手之歌》。 多年后,加里的弟弟米卡尔·吉尔摩从自己的视角重写了这个故事,讲述案件背后整个家族的悲剧,以及自己对于“罪与罚”的深思。
|
★轰动全美殺人犯×《滚石》高級编辑,爱与原生家庭的震撼启示! 读了这本“恶”的纪实,才更清楚何为“善”的教育 ★爱也能殺人 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样,本书也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失常童年,并将深度加深了十倍。——Goodreads ★令美国重启死刑的殺人犯×《滚石》高級编辑,一对亲兄弟,一边是毁灭,一边是救赎 《利弹穿心》读起来像是《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约翰尼·卡什民谣的结合体。——《纽约时报》 ★本书案件轰动全美,成为Nike广告语“Just Do it!”灵感来源 获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村上春树担任日文版翻译 ★作者在自己的记忆和靠亲属拼凑起来的往事间来回切换,描绘出他那支离破碎的家庭,不仅写了他毁灭的哥哥,还写了家里所有的人。他们每个人都被自己的家庭囚禁,既渴望逃离、又渴望留下,渴望重塑情感。——《纽约时报》
|
六楼文学书库I172.55/305 |
|
芙洛格·法罗赫扎德(1935—1967)
|
芙洛格·法罗赫扎德是伊朗现代诗歌史上杰出的诗人,她以大胆叛逆的生活方式和坦率直白的诗歌语言,在以男性为绝对主导的伊朗诗坛横空出世。法罗赫扎德的诗歌充盈着磅礴的生命力,并以其独有的视野和感受力书写女性的生命经验。 《让我们相信这寒冷季节的黎明》是法罗赫扎德的中译本,精选其创作生涯代表性诗歌作品,横跨其一生出版的所有诗集。尽管英年早逝,但法罗赫扎德短暂而绚烂的一生却在社会和艺术两个领域领风气之先,并在诗歌领域达到了一个绝对高度。其作品不仅为伊朗文学,也为世界文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
|
1、20世纪伊朗文学的女性主义先声,现代波斯诗歌锐利的反叛之声。法罗赫扎德是20世纪杰出的现代波斯语诗人,她以反叛的姿态在以男性为绝对主导的伊朗诗坛横空出世,其诗以坦率直白的语言和丰沛饱满的情感书写女性的生命经验,为伊朗的女性主义书写开辟了道路。 2、精选法罗赫扎德创作生涯最具代表性的诗篇,完整呈现诗人短暂而绚烂的一生。法罗赫扎德英年早逝,一生只留下五本诗集,却对20世纪的伊朗文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让我们相信这寒冷季节的黎明》是法罗赫扎德的中译本,精选其创作生涯代表性诗歌作品,横跨其一生出版的所有诗集,完整呈现诗人短暂而绚烂的一生。 3、精装小开本诗集,精致小巧,适合随身携带阅读。本书采用精装小开本,开本小巧,装帧精美,适合随身携带阅读。
|
六楼文学书库I373.25/2 |
|
绫辻行人(1960— ),日本新本格推理创始人,毕业于京都大学教yu部,修至博士课程。在学期间成为京都大学推理研究会成员,曾以《追悼的岛》入围第30届江户川乱步奖。1990年出版长篇推理小说代表作《雾越邸事件》,入围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被票选为《周刊文春》年度“十大推理小说”榜首。1992年以《钟表馆事件》获得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09年出版长篇悬疑小说《替身》,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动画片、动漫、真人版电影等,产生广泛影响和话题。 |
患有脑部疾病的母亲千鹤渐渐地失去记忆。在生命的终点时刻,她的脑海中只留下小时候的一段恐怖的记忆:突然闪现的白光、蝗虫飞舞的声响、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尖叫。直至人生即将结束都在折磨着母亲的终点记忆,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波多野森吾不禁开始探寻关于母亲那段记忆的秘密……推理名家绫辻行人以美学般的时空逆旅,打造了一座悲伤而又奇幻的故事迷宫。 |
◆主题是被遗忘、被夺取的记忆,与“替身”系列中被窜改的记忆共同组成绫辻行人“记忆”系列 ◆生动、正向地展示绫辻行人对“惊悚”的理解:问题的真正症结可能在相关的人,即所有人的心里 ◆难以解答的“谜小说”,一代代重复出现的病症,一次次被复制的悲剧,追根溯源,却指向每个人内心的弱点◆对弱势者无意识的逃离、游戏般的恶意和卑微的反抗进行了极致的呈现,平行时空中的逆行令人警醒
|
六楼文学书库I313.45/2042 |
|
陆文夫(1928—2005)
江苏泰兴人。1948年投身革命,曾任新华社苏州支社采访员、《新苏州报》的记者。1955年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小巷深处》一举成名。后历任苏州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主要著作有中篇小说《美食家》《井》,短篇小说《小贩世家》《围墙》,及大量散文、评论文章等。陆文夫在创作上不断探求和突破,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小巷文学”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 中篇小说《美食家》是陆文夫的代表作,1983年发表于《收获》期。该作品曾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5年《美食家》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编拍摄成同名电影;2018年9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有影响力小说。
|
本书精心辑选了陆文夫生平的经典小说与散文。小说《美食家》《小贩世家》是陆文夫的代表作,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解剖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对当年人们的生活有一个丰富的描绘。散文分三个面向,一是关于美食,是日常生活中美食家的经历和思考,二是陆文夫的人生经历,三是陆文夫所写关于苏州的美文。读这本书,可以了解*精致的江南生活与江南文化。 |
陆文夫的文风是优雅的、闲适的、恬淡的、追求生活情调的。他所写的主题永远都游离在革命传统以外,他注重的是市民社会,讲究的是日常生活……人们在陆文夫的文字当中,又看到了生活本来的样子。 著名作家陆文夫与著名作家陶文瑜的四手联弹 陆文夫经典作品甄选本精绘水墨插图珍藏版 写尽闾巷里的凡人小事 描绘市井中的四季风雅 吃遍苏州 读尽江南 清淡如茶 沉郁似酒
|
六楼文学书库 I247.57/13614 |
|
作者:M.G·伦纳德,女,英国畅销书作家。代表作有《甲壳虫之战》三部曲和《甲壳虫收藏家手册》等。其创作的《甲壳虫男孩》荣获布兰福德博斯大奖,先后被翻译成37种文字。 |
《布罗肯山庄园谜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哈里森和纳撒尼尔舅舅一起到德国破解疑案的故事。男爵邀请哈里森和舅舅前往德国布罗肯山的克拉森斯坦庄园,帮助破解其表兄离奇死亡一事:男爵的表亲、火车大亨亚历山大在家附近的死亡谷散步时突然去世,他的遗嘱也离奇失踪。医生判定亚历山大死于心脏病发作,男爵却认为其中另有隐情。 |
.解密铁路世家的尘封往事,揭露伪装的人性。2021年英国国家图书奖获奖图书的续作——《布罗肯山庄园谜案》面市,少年侦探哈里森将再一次踏上勇气和智慧之旅!
|
五楼少儿书库 总馆少儿61 I561.84/671
|
|
[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绘本作家、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 “他走在纽约的人行道上,挎着一个旧邮包,鼓鼓囊囊的包里塞满了歌谱。他脚穿破旧的牛仔靴,身上穿的是不知洗过多少遍的牛仔裤……”这样一个身材魁梧、衣着邋遢的光头佬,从没学过绘画,却以绘本震惊、感动了世人。1964年,《爱心树》隆重出版,销量超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绘本世界的永恒典范,也奠定了谢尔伟大绘本作家的崇高地位。此后,《阁楼上的光》《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人行道的尽头》《向上跌了一跤》等作品陆续出版,书中那淡淡的哲学味文句、简单朴实的插图,尤其是那股罕见的天真,让老人与孩子、黑人与白人、富人与穷人等都成了他的读者。正如媒体报道:“有书店的地方,就有谢尔的作品。”
|
《人行道的尽头》以幽默、睿智的诗配画,展现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因为被污染的世界而不愿意被蛋生出来的小鸡,为什么独角兽不存在了,一份河马三明治食谱。还有一些孩子简单的愿望:低价拍卖爱哭的小妹妹,可以擦掉讨厌鬼的神奇橡皮擦,害怕黑暗得在床边开盏灯……任何孩子想得到,大人已经遗忘的,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 |
《爱心树》作者写给孩子的诗之二 《纽约时报》杰出童书奖 《书单》年度童书 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童书 威斯康辛州金射手奖 密歇根童书奖 《人行道的尽头》同名唱片获1984年格莱美奖 迷倒数亿读者的“童心”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是少有的能像孩子那样思考、用孩子的眼睛去看、孩子的心灵来表达的成人。他的诗与画,新鲜得难以被模仿,既不粉饰,也不会故作谦卑,总能与孩子平等地对话,鼓励他们去学习、思考和成长。孩子们天生就有诗的直觉和悟性,跟随谢尔大叔的脚步,做一个奇思妙想的小诗人吧!
|
五楼少儿书库 总馆少儿65 I712.85/3093
|
|
姚鄂梅
现居上海。著有长篇小说《像天一样高》《白话雾落》《真相》《西门坡》《1958·陈情书》《贴地飞行》,中篇小说集《家庭生活》《摘豆记》《一辣解千愁》《红颜》,儿童文学作品《倾斜的天空》《我是天才》等。
2021年,小说集《家庭生活》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姚鄂梅用精巧的布局、手术刀般的笔调呈现出家庭生活中的种种真相,成为众多读者最为惊喜的年度推荐,而备受读者关注,入选豆瓣2021年度读书榜单国内原创好书、QQ阅读2021年度十大虚构好书等多种年度榜单。
|
子涵、小素、昊天与他们的妈妈,三辆精密设计的母子战车,在教养的路上小心前行,时刻维护,因为目击地铁滑板女孩猝死事件,三个妈妈与三个孩子被推入到难以选择的道德困境,成长的难题呼之欲出……
长大,是否意味着要忽略自己看到的真实?当利益交换前途,爱模糊了真相,友谊因为睥睨而惶恐,努力其实是策划的结果,诚实、善良、正义一再摇摆,我们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姚鄂梅以手术刀般的锋利,划开成人与少年的道德困境。成长即选择的重负,也许正是这些微小的选择时刻,汇聚成了我们为人的总和。
|
姚鄂梅的新作《少年前传》以少年为题,意为一种对少年和成人美好的期许和对世界的想象。当生活的主题只有学业,当人的评价标准只剩下成绩时,一个人是否会在这过程中遗失了什么?《少年前传》所指涉的是我们对“立人”的想象,它是一份成人启示录,那些善良、正义、诚实,这些为人的品质,正是在一次次的道德困境的选择中呈现清晰,而只有一次次地守护这些行动和选择,才能完成对人的塑造,对良好社会的推动。在少年成长为成人时,这是他们,或者说我们必经的阶段,而这终将引导着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
六楼文学书库 I247.57/13456 |
|
金锦姬,韩国新生代重要的女作家。1979年出生于韩国釜山,在仁川长大,毕业于韩国仁荷大学,曾做过六年出版社编辑。2009年参加《韩国日报》新春文艺大赛,凭借短篇小说《你的证明》获奖后,正式进入文坛。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集《多愁善感也只是一两天》和《晌午的恋爱》、中篇小说《我的爱人,玛吉》、长篇小说《敬爱的心》、随笔集《爱之外的万语千言》等。先后获得韩国青年作家奖、申东晔文学奖和现代文学奖等。2020年获得李箱文学奖,但因为抗议主办方的不公平条款而拒绝领奖,最终迫使该奖停发一年。 |
仁川一家酒吧突如其来的大火带走了敬爱生命中的挚友,令人绝望的是,火灾发生后,老板担心学生不付钱,干脆锁了门,造成许多人死亡。这一社会事件给正处于成长阶段的敬爱蒙上了一层阴影。她始终无法接受现实世界的残酷与冷漠。多年以后,她在工作中与尚秀相遇,两人都属于公司的边缘人,一个性情耿直却一直被排挤,一个事事较真却一无所成。不过,他们的过去曾有一些奇妙的交叉。敬爱封闭的心,也因为这样的相处而被慢慢打开…… |
★韩国文学“希望之星”金锦姬shou部长篇! ★韩国申东晔文学奖、现代文学奖、青年作家奖得主作品! ★作者专为中文读者作序!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中央日报》《首尔经济日报》2018年度选书! ★2020年作者获李箱文学奖却为抵抗不公而拒绝受奖,迫使该奖停发一年。 ★社会边缘人的视角,敏感而疏离的内心,我们该怎么面对这个残忍的世界? ★我对这个世界的残酷不知所措,所以想把它写出来。 ——金锦姬
|
六楼文学书库 I312.645/258 |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 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小说风景》《持微火者》《我看见无数的她》等。主编《散文中的北京》《2021年中国女性文学选》《望云而行:2021年中国短篇小说20家》《带灯的人:2021年中国散文20家》《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人生有所思:给青少年的散文读本》等。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中国女性文学优秀成果奖,华文散文奖。 |
本书是由著名评论家、女性文学研究专家、北师大教授张莉主持编选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选。本书延续以爱、秘密、远方为辑,收录2022年度二十位不同代际的中国女性写作者的作品,既代表了对当下文学现场的一种凝视,也代表了对女性文学未来的长远期待。20位左右不同代际的中国女性作家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中国老中青三代女性作家的创作谱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在一段时间内了解该年度女性文学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概况的质量极高的文本,让女性声音和女性在写作方面取得的成就为更多人所知。 |
1、著名女性文学评论家张莉亲自编选本年度女性文学作品;
3.《2023女性文学作品选》的作家们和她们的作品以女性独有的气质观照当下,既真实再现了当代女性独有的美,又生动地写出了有血有肉的“人”; 4.打破成见,对抗单一、封闭的视角,引领读者一起,在生动的文学作品中探讨当代女性的矛盾和困惑; 5、张怡微 黄佟佟 范小青 金仁顺 张天翼……
|
六楼文学书库 I247.7/28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