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
索书号 |
|
刘健屏,农历1953年11月18日生于江苏昆山。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儿童文学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十余部。其中,短篇小说《我要我的雕刻刀》获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今年你七岁》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曾长期担任全国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江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 1973年6月插队于昆山苗圃,1976年4月调至昆山文化馆任创作员,1978年10月调至江苏《少年文艺》杂志任小说编辑,1988年10月任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文学室主任,1996年4月任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1999年6月任江苏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2006年1月任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2011年兼任凤凰传媒副总经理至2015年6月退休。
|
本书收入了著名作家刘健屏先生的八篇短篇小说佳作。作品取材于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生活,各个篇目之间风格迥异、辉映成趣:或深沉感人、或活泼幽默、或曲折生动、或立意悠远。作家用敏锐的目光和深入的思考,使作品具备了丰富的可读性和真切的现实感。其中,《孤独的时候》,曾被江苏电视台改编拍摄成同名电视剧。 |
《我要我的雕刻刀》——短篇小说集;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江苏文学艺术奖等;单篇作品《孤独的时候》曾被江苏电视台改编拍摄成同名电视剧。
|
五楼少儿 I287.47/752 |
|
李岫青,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奇幻阿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六届作家高研班学员,临沂大学特聘教授。2005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已出版《小女巫传奇》《海棠山坡的兔子》《妖精城历险》《老妈变同学》《布力的秘密》《朵尼的愿望》《幻想大王的奇遇》《比天还大的惊喜》《逃跑的脑袋》《大门牙和小黑鼻》《快乐小兔王》系列(五本)等四十余部儿童文学作品。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全国新世纪征文大赛一等奖、五一文学奖等奖项。 |
《孩子们去哪儿了》是儿童文学作家李岫青创作的少年成长小说系列,一共七册,书名分别为《校外追梦》《仙界迷踪》《落入魔掌》《荒城遇险》《梦境再现》《节外生枝》《*后之战》。作家以人类世界和太极界为背景,以酣畅的笔墨和奇特的想象,讲述了六名少年克服重重困难和性格弱点拯救地球的故事。情节起伏有致,引人入胜,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提倡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
1.平行宇宙里的东方奇幻故事,情节曲折、跌宕起伏,想象力纵横恣肆。 2.别样的成长小说,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现实主义议题。 3.从少年儿童熟悉并能产生强烈共鸣的校园生活切入,以精妙的故事结构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神秘气氛,将现实和幻想完美结合,以儿童视角和语境,将富含深意的主题生动地展现出来,对小读者的心理建设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
五楼少儿 I287.45/3264 |
|
王勇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曾获第二十五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2012年度、2015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第二届《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奖等。作品入选2016年优秀作品工程、2018年新闻出版署一百本优秀图书。 |
女孩七月草跟着干妈五月风花到南方的一个城市去。干妈要把她送到前男友六月家里,冒充六月的女儿。七月草不明白干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她不想当骗子,但是五月风花有她的理由。从此,让七月草担惊受怕的生活开始了,她对六月的关爱受之有愧,和六月的儿子七月之间的友谊也让她患得患失,她还得知了七月一个惊人的秘密…… |
中国版《小偷家族》,重组家庭的亲情物语 油画质感的故事画面,素描式的人物刻画 真实的情感,美好的对话,还少年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纯净世界
|
五楼少儿I287.45/3034
|
|
周晴,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现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专业委员会常务主任,《少年文艺》主编,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理事,编创图书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桂冠童书奖等奖项;个人获得上海市出版新人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领军人才等荣誉。 |
《像雪莲一样绽放》立足当下孩子的校园生活,通过新媒体将上海的孩子和西藏墨脱大山中的孩子相关联,写了上海女孩夏贝和外公一起帮助西藏孩子建造新学校,并结下了深厚友谊的故事。西藏孩子艰难而坚定的求学之路、援藏老师的奉献和大爱、夏贝外公的无私和果敢都是小说的亮点。作品情真意切,富有生活气息,贴近社会现实,唱响了一曲放下小我、融入新时代前进步伐之歌。
|
这是一部题材宏阔的儿童成长小说,书中既反映了节奏轻快、五彩缤纷的都市少年生活,也描绘了纯净壮美、质朴天真的青藏高原少年生活,并将两个迥然不同但心意相通的女孩的命运联结在一起。这本书不但能打开小读者的眼界,更能使他们心胸开阔,感受到时代的呼唤、小我之外的大爱。 |
五楼少儿I287.45/3060
|
|
秦玉花,1973年生于北京。患有先天性青光眼、心脏病、中耳炎、胸椎脊髓空洞症等多种疾病。1980年进入北大附小,读至四年级,因视力下降转至盲人学校读完初中。自学完成业余高中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的课程。着有小说《以命相搏》,散文集《爱让我们彼此温暖》《人生多解方程式》。 |
本书作者秦玉花是一位高度残疾的病人。她从出生就饱受病痛的折磨与摧残,她的眼失明,耳失聪,最后因罕见的脊髓疾病全身瘫痪,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然而,就是在连绵不绝的病痛中,她自己用电脑敲下一篇篇随笔、微博,一首首诗歌。虽然写得艰难且吃力,却从未放弃过。字里行间是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至亲的感激,更是一个柔弱生命对伴随她成长的病魔的顽强反击。作者秦玉花将她的这些心血之作集结成册,告诉读者:虽然我的生活虽然充满苦难,但足够精彩。 |
我看不见屏幕,却能打电脑; |
六楼文学I267/4226
|
|
梅芷,原名周介眉。1950年6月出生于浙江绍兴,现居西施故里诸暨。著有《无法证实的爱×蝴蝶的窥视》《无须证实的爱》《未曾会面的约见》《生命的痕迹》《十七的月亮照样圆》《紫藤的气度》和《西施不曾远去》等。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
《三片叶子》是作者梅芷的第九部作品,书中所记,有对天地命运的个人思索,对过往经历的静态审视,有对友朋亲情的深切怀想,有对芸芸众生的冷眼旁观,有对所钟爱的书本的分析点评。 |
序寻常人寻常事 |
六楼文学I267/3947
|
|
沉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政治工作部著名作家、《解放军报》资深编辑记者、现代派诗人、剧作家、文艺评论家。著有海盗题材《黑色马六甲》《死亡之窟》《国际海盗001》,女性题材《女刑警》《女人四十》《三个女人的秘密》,军事题材《谍爆》《谍杀》《血战腾冲》《中国侦察兵》《中国缉毒秘密战》《绝密较量》等多部纪实作品。曹志纶:著名媒体人、剧作家、影视剧制片人。著有《超时空侦察兵》等作品。 |
一段时间以来,以哈里为首的DTS恐怖组织一直骚扰和袭击中国北疆,造成许多无辜百姓丧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全国各民族的安定团结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种种爆炸和杀人案件的背后,有一双幕后策划的黑手。在特殊地区,为消灭世界三大公敌之一的恐怖组织,中国首先担当起维护和平的重任,组建fankong特战队进行打击。 |
作者从创作到出版历时五年,终成这部长篇纪实fankong小说; |
六楼文学I253.2/209
|
|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他17岁即投身教育工作,在帕夫雷什中学任老师、校长20多年,为教育事业奉献了全部心血。他以马卡连柯为榜样,把整颗心都献给了孩子。他曾说:“我的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热爱孩子。”他先后为3700多名学生做过观察记录,能指名道姓地讲出几百名“难教育”的学生曲折成长的过程。他一生写了40多本书,发表论文100多篇,创作童话、短篇小说等1200余篇。他的著作被称为“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
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畅销的作品之一。作者从道德教育谈起,讨论了培养青少年非常重要的各个方面,包括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对待生与死的理解、对待父母与长辈的态度、对爱情的态度和成长为大人后要担负起的责任、对生活中的美和自然美的认识等等话题。苏霍姆林斯基将教育讨论与自己的教学经历和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结合,在论述上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非常具有情境的、易阅读的、易理解的。相信这本历久弥新的教育经典会给教育者们带来启发。 |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高尚的思想和公民觉悟/001 与他人之间的义务/028 与父母、亲属之间的关系/046 理解生活以及生活中的善恶/065 培养高尚的道德品格和情操准则/092 热爱知识,热爱学校,热爱老师/174 友谊,爱情,家庭/203 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态度/249
|
七楼社科 G775/12 |
|
雅各布•阿博特(1803~1879),美国儿童作家和教育家。阿博特出生在美国缅因州哈罗威尔。1820年毕业于鲍德温学院。曾任阿莫斯特学院数学和自然哲学教授、弗农山女校校长、阿博特学院任校长及弗农山男校校长等职。 阿博特是一位多产作家,创作范围广泛,作品涉及青少年文学、简史、传记、大众普及宗教及少量的科普读物。1839年之后,他一直与其兄弟塞缪尔•菲利普斯•阿博特共同创建阿博特学院,直至1879年在缅因州的法明顿去世。
|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孩子不听话,做了错事,说了谎话,爱吹牛,好动,粗心,提出无理要求……父母用权威压服、体罚、耍小伎俩、放任……都不是好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父母要让孩子讲真话,培养孩子细心的习惯,启发孩子自己作决定,给孩子足够的空间,珍视孩子的发问……用怀柔的教育方式,你的孩子也会变得更听话,更乖巧,更上进!好孩子是教出来的,更是用爱的方法教出来的! 著名教育家阿博特一部论述家教的经典名著,在西方被誉为家庭教育的书,曾再版无数次,至今仍经久不衰。书中的案例虽已久远,但道理和方法却并非过时,正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难觅瑰宝。
|
孩子不听话,做了错事,说了谎话,爱吹牛,好动,粗心,提出无理要求……作为家长怎么办?美国著名教育家、畅销书作家雅各布•阿博特的这本家教图书《这样教,孩子才会棒》能够帮你有效解决上述难题。本书上市以来很受广大家长和教师的欢迎,并多次翻印。
这是一本亲子教育的经典书籍,能让你在*短时间内了解怎样正确有效地教育孩子。书中针对孩子的各种心理结合丰富的案例进行了详细剖析,使家长能够进一步理解孩子的言行,并且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快乐成长。
|
七楼社科 G78/1341 |
|
单志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学术专家。世中联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婚姻家庭建设协会理事。主要从事家庭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规范》研究,此成果填补了国内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标准研究的空白。获2018年中国关工委颁发的中国家长教育“金推手奖”个人奖。主持全国教育规划办、北京教育规划办、部委级等近20个项目和课题。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学术月刊》和《心理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著有《发展教育学》、《学生学习问题与教育方案》、《如何进行教育评价》等等。论文《建设家校学习共同体构建家校合作新形态》入选2020年“学习强国”APP,并被国家开放大学等公众号平台转发。 |
本书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所学术研究成果,全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核心,系统建立起家庭中每个人毕生教育的家庭教育体系,其横向是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和策略,纵向是贯穿个体一生的九个发展阶段家庭教育重点内容与教育策略;同时,基于汪卫东教授三十年临床心理治疗的实践形成的系统发展理论作为家庭教育学研究的本土化研究重要理论基础,展开家庭教育学的本土化实践研究。本书既包括家庭教育的学科有关的概念、内容、原则与方法阐述,也有关于不同时代出生的家长进行自我成长和教育子女的方法指导;既有普通家庭教育子女的方法指导,也有特殊人群、特殊家庭教育子女的方法指导。全书体系完整、视角独特、思路创新,有较强的可读性。 |
本书编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探索精神,对家庭教育学这一当前倍受关注的学科进行了详尽而专业的论述。全书以本土化人格发展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不仅对家庭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更有对个体毕生的家庭教育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家长自我教育的独到思考。本书适用于家庭教育研究者、大学生、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员学习参考。同时,想深入学习家庭教育理论知识的广大家长、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社会工作者等,亦可从本书中受益良多。 |
七楼社科 G780/86 |